老青岛人儿时的独特记忆:毛笔钓虾虎的艺术

发表时间: 2020-06-04 18:45

我自小生长在渤海之滨,每到春夏之交是鱼虾蟹最多最肥最好吃的时候。因为这时多种水产品正是临近产卵期,体内积蓄了很多脂肪和营养。产卵前的鱼虾蟹,身体肥硕而坚实,特别是雌性的卵(人们常称之为“黄”),味道鲜美,十分好吃。

记得小时候,每到春季,最早上市的是“棘头鱼”,一种略似黄花鱼,但头大、嘴大,体长不过8-12公分的小鱼。这种鱼虽小,但肉厚,味道近似黄花鱼。人们常红烧、干煎、软炸来吃。而最具特色的是剁成肉糜,做馅或鱼丸子。

紧随棘头鱼上市的是虾虎,因皮厚肉少,但常是鲜活的,母的有一条硬黄,最为好吃。人们常用盐水煮或加些花椒、盐煮熟吃,确是美味。而因皮厚个头不大,剥皮困难,有时人们把头去掉,放在菜板上,用擀面杖擀压,使皮里的生肉顺掐去头部的缺口挤出。用来炒蒜毫、豆角或用来包饺子、做面汤,味道极为鲜美。

虾虎多年以前在胶州湾畔青岛沿海一带已经很少能见到了,在人们的餐桌和酒店的菜肴里都也看不到虾虎的影子了取而代之的是近几年许多青岛人把琵琶虾(也称虾蛄gu)叫做虾虎,但把琵琶虾叫做虾虎是不对的。虾虎比市场上销售的琵琶虾个头小,但其头部较大,味道更鲜美,就好比是霍比特人和人类的差距。

在五六十年代,虾虎在青岛人的眼里可以和蛤蜊一样比美,又因为钓虾虎是一个技术活,吃虾虎比吃蛤蜊就更奢侈一些了。我家因临海较近,又赶上当时我十四五岁,正是戏耍海水的年纪,赶海钓虾虎也就成了我儿时的一桩抹不掉的回忆。

虾虎是穴居海洋生物,大多居住在潮涨潮落的海滩上,穴洞以虾虎的个体大小洞体的粗细不同,洞口的大小有一元硬币左右,穴深大体四五十厘米,长期居住在洞内,一般不出洞觅食。

钓虾虎用的工具倒不多,一把倒钩铁锨,挖开密密麻麻窝里汪满水的虾虎窝。一把筷子似的苇秆,将它一根根插进虾窝里。这东西特别机敏。顶着苇秆接近洞口就不动了,这就用上最后一件工具,毛笔。用它轻轻地逗虾虎,并趁势捉住虾爪,麻利地往上一提,虾虎就钓上来了。

钓虾虎好玩,也很累。因要弯腰下背钓,一心一意不大一会儿腰像断了似的。特别是在虾虎多的地方,一只还没钓上来,又有两三只顶着苇杆儿往后爬来,如不快钓,虾虎可鬼头呢,一见人影儿,出溜,比兔子还快沉下窝了,再也不会上来了。这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快钓,不能耽误工夫,往往是钓完一潮虾虎,才能直起腰休息一会。

其中又以赶夜潮钓虾虎最累人。夜潮不比白天,全是黑压压的一片黑,嘶嘶响着的嘎斯灯,只照亮脚下一小片地方,那就一心钓虾虎吧。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钓虾虎鱼,潮涨上来了也不舍得走,跟着潮水一边往岸边退,一边挖窝子钓。到了岸上,累得两条腿都拖不动了。躺在热乎乎,软绵绵的柏油路上,眼皮一合就睡过去了。

除了钓,还有挖虾虎。一张近人高的大扎锨,一身水衣水靴,需要挖海三尺,不是一般人都能受得了的力气活儿。收获倒是多,是我们钓鱼人的两三倍,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虾虎的世界却被破坏了。后来又填了海,建起了高速路,盖上了海景房,虾虎的世界彻底消失了。呜乎,我的虾虎们!呜乎,我们可怜的胃!